Portfolio.攝影精選作品集

>Portfolio>回上頁

阿里山鄒族生命豆季婚紗照

自2002年開始舉辦的阿里山鄒族生命豆祭,其實並不是一個傳統的鄒族祭儀,而是一個以鄒族集體婚禮為主軸,並結合阿里山部落人文、觀光、產業等資源,由地方政府輔助協辦的新興節慶。也因此,細心的外族人或許會發現,這個活動截然不同於鄒族的二項重要祭儀Mayasvi(戰祭)和Homeyaya(小米收穫祭)那般具有宗教般的肅穆氣氛,斷然不許外人侵擾,而是張燈結綵、喜氣洋洋,備好小米酒、山豬肉,嘉年華會一般,歡迎遊客上山來,盡情同歡。

開辦「生命豆祭」的緣由,主要是因為鄒族內長老有鑑於族內人口日漸減少,在鄉公所及地方政府的協助下,特別於2002年舉辦集團結婚,讓族內青年男女參加,以鼓勵結婚,並繁衍後代,以延續族群生命。而這所謂的生命豆,其實是在鄒族部落週邊,四處可見的一種蔓藤豆科植物,鄒語稱作「fo'na」,也就是台灣人俗稱的「肉豆」。

它每年十一月開花,長出豆莢,是鄒族人隨手可得的傳統美食。由於它不畏土壤貧瘠與惡劣環境,依舊以其堅韌的生命力,遍地繁生,因此取其為活動的象徵,命名為「生命豆」,並將活動稱之為生命豆祭。 生命豆祭舉辦的時間,訂在每年fo'na花開時節的十一月左右,一般為期二~四週,尤其在每個週末假日,是活動的高峰期,往往吸引了形形色色的伴侶們牽手同行,從熱戀情侶、新婚夫婦、到老夫老妻,在集體婚禮的氣氛催化下,更讓生命豆祭的活動現場,飄滿了愛情的香甜氣味。 整個生命豆祭的主軸──鄒族傳統婚禮,除了有鄒族族內的新人參與之外,也歡迎一般民眾報名,甚至曾經吸引一對外國新人參加。婚禮過程巧思結合了鄒族傳統,首先,新人必須接受鄒族的成年禮儀式,全體新婚男女出場分別接受長者訓話後,由長老在每人的臀部象徵性的鞭打二次,象徵成年而必須擔負起更多的責任,並由長老為男方戴上傳統皮帽、為女方戴上傳統頭飾。接著,新人們穿過鄒族勇士搭起的長茅陣,並互相交換信物──新娘將手中的生命豆花交給男方並放入男方的火器袋內,男方則將手中的信物生命豆交給女方並放入女方的披掛袋內,並共飲「同心酒」,最後新人互給對方深情的一吻,同時由族中長老分別為一對對的新人祈福。而後,族人們便開始了歡樂的舞蹈,為新人慶賀。 

除了傳統婚禮的體驗之外,主辦單位也會融入時下的愛情詮釋觀點,推出各種不同於傳統婚禮的規劃,例如嘻哈婚禮、趣味婚禮,或是以棒球跑壘的遊戲設計,讓新人一同體驗同心協力的喜悅,打出愛情全壘打。甚至還曾貼心的提供免費拍攝婚紗照的服務,見證這越冷越開花的高山愛情。 

更令鄒族族人欣悅的是,隨著活動一年一年的舉辦下來,曾在生命豆祭中宣示牽手共度一生的新人們,也紛紛不負眾望,有了小豆豆的誕生。這些新手父母們,必須攜帶小米酒、糯米糕回娘家,為小豆豆們報戶口,並接受長者的祈福。小生命的到來,對如今人口只有六、七千人的鄒族來說,是永遠不嫌多的。


https://www.tbocc.gov.tw